第五屆中國沉浸產業發展論壇將于9月22日舉辦,聚集國內外20+行業頭部大咖,共同探討沉浸產業當下及未來發展趨勢。為此,組委會特推出行業大咖專訪系列,以“深度對話”的形式透析產業相關的話題。

飛蘋果 Alexander Brandt
德國新媒體藝術家
未來設計師
上海天文館展陳總設計師
以下是本期對飛蘋果先生的采訪內容
Q1: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展覽設計工程公司,請您介紹一下飛來飛去的設計理念和創作流程。
A:What do they want?我們在發散創意之前都會先回答這個問題。然而,客戶通常不會或者不能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就需要洞察出來客戶想要做這個展覽的真正目的、理由,比如上海天文館為什么需要一個國際團隊,或者有些展覽是否有資金方面的壓力、客戶是否有需要成為教育科普基地的要求等等。
飛來飛去展覽設計的創意工作流程大概是這樣的:
1. 以兒童的角度來思考,兒童般自然、天真、游戲、娛樂的視角最能描述創意的精髓。人類的本能喜歡玩、探索、發現,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升,讓觀眾在游戲、玩耍中學到知識。
2. 形成初步想法后,根據空間結構分析有哪些“大想法”,也就是需要確定有哪些核心展項,用空間、媒體、互動完美結合的形式滿足客戶的需求、啟發觀眾的喜愛。
3. 布置“大想法”,通過畫“泡泡圖”,將想法布置到平面圖上,細化展項的主題(核心思想)和脈絡(傳達核心思想的方法),進一步調整故事的講法。
完成了以上三個階段之后,才是展項設計中無數輪草圖、開會、建模、不斷優化的過程。

飛蘋果手繪稿
Q2:“AI之夢”是您花了4年時間傾情打造的全新科幻力作,可以談談這個項目的“前世今生”嗎?您在這期間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么?
A:一開始,我只是在思考:人工智能會不會做夢?然后開始編寫一個故事,這個故事講述了未來超級智能生命誕生的時刻。人類與超級智能生命可能產生沖突,這個沖突是什么?我們以現在正在做的AI之夢·人工智能沉浸式體驗項目來慢慢回答。

飛蘋果講述AI之夢的靈感創作故事
關于“AI之夢”,是一個從文字到編程到空間的實現歷程,直到今天,我們的作品已經涵蓋了影像、展覽、虛擬人、漫畫、智能服裝、衍生品甚至是餐飲等全方位的IP體系。希望觀眾能感受到一個用心的、趣味性、哲學性強的作品。關于挑戰的話,我感覺和其他所有的展覽一樣,場地相關的流程以及相關的法律條文是需要格外注意的。
“AI之夢”是以“探討近未來人類與人工智能關系”為主題的大型沉浸式電影科幻體驗項目,它以人工智能為主題,虛擬偶像為亮點,沉浸式電影體驗為新模式,基于科學原理設計新媒體場景及趣味互動展項,將高科技體驗、時尚娛樂消費、文化創意教育有機結合,引領您探索未來。
觀眾將進入妙幻空間中,跟隨人工智能AiAi愛小愛的故事,進入到十四個真實的線下物理場景,參與電影劇情交互,感知與學習人工智能、天文學、航天航空等多種知識科普,透過人工智能的引領的具哲學深度的未來故事視角,體驗全新的電影敘事方式。
Q3:飛來飛去是一家擁有國際視野的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,在您看來,在科技與藝術的融合過程中,怎樣讓設計在其中發揮作用?您如何把控這些項目的重點和難點?
A:我覺得在這個展館里包括一個連續的故事,一個講故事的空間和一個動人的形式。如果展示的是只有天文學家或博士后才看得懂的一大堆數學模型,那觀眾是跟不上的。
只有人類才有這樣莫名其妙的改變世界的好奇心。我們做一切事情都是這樣,不論吃東西,還是抓住機會學習,還是尋找美的東西,都是為了為我們的生命創造更多的發揮的空間。就像一朵花開是為了吸引蜜蜂,它努力做的每個動作就是發揮自己生命的一個可能性。所以我們做展覽,在每一個環節就是要用一個好的形式抓住觀眾的興趣點,和觀眾的生活經歷連接起來,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傳達一個新的知識點。

飛蘋果講述如何通過設計傳達科技與藝術
科學、藝術,這些東西應該是放在一起的,藝術在這個時刻是為傳達科學知識而服務的,科學知識又是一種實現藝術中的美、藝術中的探索精神的一種方法論。它們在這個時候必須變成一個事情。設計就是這兩者之間的橋梁,更好地使人們看懂它們。
Q4:飛來飛去已經成功打造了多個享有盛名的世界級展館,如揚州大運河博物館、上海天文館等,可以談談您的創作靈感一般來源于哪里嗎?您的創新邏輯是什么?其中揚州大運河博物館也被賦予文化新生,您認為設計該如何與文化符號進行結合,如何去挖掘并釋放文化的魅力?
A:關于設計思路的話,其實我最近比較滿意的項目全部都是與沉浸式體驗相關的項目。從公司成立以來其實就一直在往這方面發展,沉浸式在早些年就是空間故事、媒體互動方法的結合。我現在只專注于一樣,就是“人”的體驗。
包括上海天文館和揚州大運河博物館,我把科技的主題和文化的主題通過沉浸式體驗的方法來傳達給觀眾。因為我們人類是一種有多種感官的生命體,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僅需要視覺單方面地看到這些展品,我們還需要所有的感官一起被調動,才能完全感受到展覽的魅力。

飛蘋果設計項目×中國大運河博物館

飛蘋果設計項目×上海天文館
關于文化我們最重要的一個作品是我們上海博物館東館的設計,很多文化最后都是通過文物來展現的,但是文物本身的價值是人類所賦予的,我的意思是說一塊玉本身沒有價格,沒有任何價值定義,是我們人類把它理解為一件寶貴的事物,因為它背后有被創造時的文化精神和故事。人在什么時間、什么環境、以什么樣的精神創造出的這個文物?這才是我們真正在講的話題,而不是文物的本身。還是講到沉浸式的話題,我們在設計上海博物館東館的時候,也是做的沉浸式空間,代入感很強。讓觀眾看到一個很生動的主題展示效果,才能理解到這件事物的精髓在哪里。

飛蘋果設計項目×上海博物館東館
Q5:是否方便透露您下一步要做的項目有哪些?后期計劃向觀眾呈現哪些創新體驗?
A:我們希望通過AI之夢在上海中心的開放,擴大中國原創科幻的影響力,最終希望把它帶到紐約甚至是別的大都市,變成一個全球矚目的國際化沉浸式項目。
